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教育部与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文物局、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入选首批美丽中国专题实践教学基地。 
总站历来高度重视监测科普工作,尤其是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2018年以来,部分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在包括六五环境日在内的开放日期间,申请在总站国家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开展公众开放活动,总站积极配合各地开展审核、协助、指导等相关工作。此外,总站站内的环境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国家监测计量中心校准实验室、国家网颗粒物称重中心等监测设施也向公众开放,监测人员向参加开放日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现场讲解空气、地表水质量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如何通过手机APP、网页发布、查询监测数据等,使公众近距离接触了解第一线的生态环保工作。 目前,总站形成了有效的站内外公众开放运行机制、宣传机制,站内监测设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了重要的可感可见可知的生态文明科普阵地,开展“百个水站公众开放”、“公众走进总站”“监测科普”等活动,树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宣教品牌,同时充分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并借力新闻媒体,制作、推出一系列环境监测科普产品,开展“我为群众讲监测”等亲民又接地气的活动,当好监测科普“领头雁”,为引导公众走进监测、了解监测、信任监测,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总站将接续做好监测科普工作,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号召,以“百个水站公众开放活动” “公众走进总站”“我为群众讲监测”“监测科普”等活动为抓手,打造公众科普宣传品牌;将结合地域特点及参与活动的受众分类组织与策划具有差异化和针对性的科普活动,探索双方互动、人工演示、展板展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并借力新闻媒体,强化宣传,提升科普宣传效果。
本文连接:http://www.ahyqis.com/newss-1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