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水质监测站是一种用于连续监测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设备,它对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溶解氧水质监测站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方式: 
一、工作原理 溶解氧水质监测站主要基于两种检测技术:膜法和荧光法。 1、膜法(极谱法): 通过电极(金电极和银电极)和电解液构成一个测量回路。 在电极上加上极化电压,使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通过膜扩散至电极。 氧分子在阴极释放电子,在阳极接受电子,产生电流。 电流的大小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流可以得到溶解氧的浓度。 2、荧光法: 内置光源发射蓝光照射在荧光层上,荧光物质受到激发发出红光。 由于氧分子可以带走能量(猝熄效应),激发的红光的时间和强度与氧分子的浓度成反比。 测量激发红光与参比光的相位差,并与内部标定值对比,从而计算出溶解氧的浓度。 二、应用方式 溶解氧水质监测站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水环境监测: 监测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的溶解氧,评估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 预测水华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中的问题。 2、工业废水处理: 监测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指导曝气系统的运行调控,确保处理效率和节能。 及时调整和治理,防止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 3、水产养殖: 实时监测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确保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防止缺氧带来的损失。 4、饮用水源监测: 确保水源地水质优良,供水管网中溶解氧充足,维护饮用水安全。 5、科学研究: 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包括水质变化、生物活性评估等。 6、应急响应: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快速判断水质污染程度和范围,提供技术支持,降低环境事件的影响。 溶解氧水质监测站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且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连接:http://www.ahyqis.com/newss-89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