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中为什么会存在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去除氨氮的方法 1.吹脱法。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废水氨氮超标中的NH3-N通常以铵离子(NH4+)和自由氨3的状态控制平衡: NH4++OH↹NH3+H2O pH为中性、H3-N主要以铵离子(NH4+)的形式存在,PH值为碱性,PH3-N主要以游离氨(NH3)的状态存在。吹脱法是在沸水中加入碱,将PH值调节到碱性。首先将废水中的NH4+转化为NH3,然后通过蒸汽或空气解吸,将废水中的NH3转化为气相,从而将NH3-N从水中去除。常用空气或水蒸气作为载气,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使用吹脱法时需严格控制温度、气液比和pH。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的基本原理为利用交换剂对钱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将氨氮从废水中分离去除 , 采用的交换剂(分子筛)有沸石 、 活性炭 、 膨润土 、 离子交换树脂等 。 离子交换剂价格较低 , 还可以进行再生 , 可以实现多次重复使用。 3.生物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以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为核心。 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 ,将废水中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硝化反应 ; 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 , 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应 。
本文连接:http://www.ahyqis.com/newss-3974.html
|